處室簡介
從「精緻的教育」發展「優質學習」,並探索「追求卓越」之道,正是教育者的使命。建中從百年老店的佼佼者,正迎向多元、民主、開放、國際化的時代變遷,如何預作準備、培養出廿一世紀卓越的人才,再創嶄新的內涵與風貌,是我們亟須思考的課題。
本校歷年來教務工作在承續既有的優良基礎,確實掌握教育目標,作有計劃的推展,使學生能養成修己善群,勤勞服務之習性,重視學生基本學科及思考能力之啟發,以培養其進一步研究高深學術之興趣與能力。多年來,教務工作由於全體教師及同仁之努力,在各方面已有長足之進步,尤其教學品質之提昇、校譽之增進及國際視野之拓展,皆有具體績效,唯追求卓越是永不休止的,我們須在現有條件上不斷進步,強化優勢利基,豐富教育內涵,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欣逢百年紅樓再造,十萬駝客薪傳之際,思考教務工作方向,供關心紅樓教育者參考。
一、教務現況分析:
(一)優勢:
1.百年學府,校譽卓著。
2.傑出校友,廣布各界。
3.學生素養精良優秀。
4.教師專業素養深厚。
5.校園風氣民主開放。
6.師生家長高度認同。
(二)變遷與轉機
1.受交通因素影響,就近入學觀念漸為社會接受,以致優秀學生可能日減。
2.多元入學高中方案漸次實施,學生有更多方式的選擇。
3.各高中強調特色與區隔,並設計各誘因吸引學生,傳統優勢光環勢必減弱。
4.高中學區制之規劃理念造成相當衝擊。
5.移民國外風氣漸開,國外高中強調其特色,對部分家長增多選擇機會。
6.校園中的若干次文化,未達第一流高中的期許(如:公德、環保、整潔、禮貌…)
7.有永不褪色的明星?有永遠的第一?老大心態是「利基」或為「包袱」,端看師生的智慧與抉擇。
二、未來發展與多元思考:
(一)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「永遠的第一」必須有持續的付出和努力,共識和共力是我
們應有的體認。
(二)增進建中學術研究氣氛,營造卓越的紅樓文化是應行的策略,教務工作尤應列為重
點。
(三)重視學生生活與學習的調配,落實完全學習、統整學習、體驗學習的教育理想。
(四)強化教學與研究,增進觀念交流,提昇教學品質,追求卓越的教育情境。
(五)發揚傳統特色,尋找學校新利基,建立紅樓新形象。
三、教務工作原則:
(一)一切活動以教育為目的,透過各項學習活動,培養學生學術研究之能力,蔚為風尚
達成健全身心,修己善群之教育目標。
(二)充實軟硬體教學設施,發揮教學與研究功能,改進評量方式,調整教學方法,強化
教師專業能力與精神。
(三)促進師生達成共識,凝聚向心力,配合整體教育計畫藍圖,落實完全學習、統整學
習、體驗學習的教育理念,推動符合精緻教育理念的教務工作。
四、教務工作重點:
(一)教學活動方面:
1.把握教育目標、實踐教育理想:
(1)確立一切設施與活動設計,均以學生為本位、教學為先的原則,各項資源的分配,均以教育目的為首要考量。
(2)依據教育目標,會同各處室同仁,研擬本校年度計畫與發展計畫,經充分溝通,取得共識後,須全力達成。
(3)落實校務發展計畫,承續既有之優良傳統,掌握利基,發展本校特色,創立新里程,實現教育理想。
2.依據課程目標,貫徹教學正常化:
(1)課程設計編配,依循課程標準精神,各科教學目標及主要內容,參考本校教學需要發展特色。
(2)開發更多、更豐富的教育機會,使學生潛能得以充分發揮,並力求均等公平,使各班師資、設備及相關教學條件漸趨一致。
(3)經充分溝通後,依據教學原則配課、排課,照表上課,確立各科課程教學優先原則,強調過程品質,落實教學正常化。
3.強化教學研究,推動進修活動:
(1)敦請各科教學研究會研擬年度學科重點,強化教學與研究風氣,重視心得交流與傳承,發展各科特色。
(2)重視教學歷程之設計,參照動機理論,導引學生學習興趣,強調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之重要性。
(3)鼓勵教師從事研究,協助申請各項專業進行各種教學實驗,彙集研究編著,配合出版建中學報,增進心得交流。
(4)推薦老師參加各類型研討觀摩,分享進修經驗,校內並輪辦各科教學觀摩,強化學科互動交流。
4.選編適當教材,改進教學方法:
(1)依據學科目標及教學需求,選編各科教材,配合學生學習現況,另輯補充讀物,透過教學研究會之討論及修訂,提昇各科學習效果。
(2)考量學科特性,善用教學媒體、實施多元活潑生動之教學,重視實驗操作,導引學生體驗學習,達成學以致用。
(3)把握評量之教育原則,強化評量功能,逐步設立各科題庫,建立學生能力基本水準常模。
5.結合有效教學資源,擴增教學效果:
(1)各項學習活動之設計,皆能重視國中、大學之垂直整合,同時兼顧各學科間的水平整合,加強學生統整能力。
(2)培養學生選用圖書及網路資訊能力,重視訊息之取得與分析研判,培養解決問題之能力。
(3)因應國際化趨勢,嘗試與學術機構合作,開辦第二外國語教學,
擴增學生國際視野。
(4)重視潛在課程的教育效果,加強校園教育環境佈置充分發揮境教之功能。
(二)學生活動方面:
1.追求適性教育,實施因材評量:
(1)接納學生個別差異,依據教育目標,提供各類不同性向、能力、興趣的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機會,開發潛能,實現自我。
(2)設計適當的評量系統,以教學目標為導向,包含多種特質,多種方法,過程彈性化,內容多元化,並建立評量之回饋系統,調整教材教法。
(3)辦理資優生及富潛力學生之潛能開發專業活動,並會同輔導室,辦理低成就學生之輔導,利用學期中及寒暑假辦理補救教學,提供學生多元充分的學習活動。
2.研擬各年級學習輔導重點:
(1)高一學生:
以生活為教育的重點——協助高一學生生活與學習之適應。
以求知為生活重心——強調完整學習,積極求知。
(2)高二學生:
以身為現代知識分子期許——有理想、能實踐、擔責任、知反省。
完成生涯規劃之階段性藍圖——規劃生涯目標及藍圖,並完成階段性目標。
(3)高三學生:
展翅前的充分準備——有效的衝刺、認真的應考、虛心的檢討。
生涯目標的應驗與實現——智慧加努力必有豐收,紅樓夢的追尋與自我實現。
3.重視同儕學習,提供多元學習的教育情境:
(1)重視學生整理自然科學基本能力,並提昇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素養,透過實驗、科展、競賽、座談、研討等活動,帶動校園學術研究氣氛。
(2)加強學生社團及自治組織,鼓勵學生辦理自發性之學習活動,使學生獲得多元豐富之學習機會,落實完全學習。
(3)導引班級及社團學習風氣,推動各科小老師制度,促使同儕之良性互動,激發榮譽心及責任感,融合成積極正向的學習文化。
4.因應改革新制,強化學生學習成效:
(1)配合學年學分制之實施,輔導學生重視各科學習,並提供補救教學及補修學分機會,提昇學習成就。
(2)因應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,配合推薦甄選及申請入學新制,鼓勵學生各項學習活動之參與,培養良好學習風氣。
(3)配合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之實施,設計符合本校教育特色之甄選制度,增強本校利基。
(三)教務行政支援方面:
1.鼓勵教師進修,辦理各項進修活動(如電腦、評量、新課程等),加強與學習輔導團及有關學術單位聯繫,吸收新知,豐富各科教學資源。
2.爭取經費汰舊或增購一般教學設備,包括媒體製作、實驗儀器、掛圖、模型、視聽器材等,逐年充實各科教學資源,順利推展多元化教學活動。
3.配合多元入學高中方案實施,協調規劃本校相關甄選制度,落實教育理想之實踐。
4.推展各項教育專案,辦理各項研討、交流等學術性活動,善盡本校社教責任,推廣教育功能。
5.持續辦理行政電腦化工作,推展資訊教育,因應國際網路時代之來臨,提昇網路資訊使用能力,增強資源使用及交流。
6.延續教務工作基礎,融合傳統與現代不斷修正教務工作,提昇服務品質,迎接未來挑戰,持續追求卓越理想的校園文化。